健康问答 A +
  • Aa
  • Aa
  • Aa

外耳道内有异物该怎么处理
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1-10-19 点击次数:1559

外耳道异物种类繁多,大体可分为生物性和非生物性,其中生物性又分动物性和植物性,动物性多见小昆虫,植物性多为谷物、豆粒,非生物性多为小颗粒状工业物品、小石块粒、棉织物等。日常生活中,发生外耳道异物的情况比较常见,是耳鼻咽喉科一种常见疾病,儿童发病率较高。

外耳道异物常见的原因

1.儿童外耳道异物多发生在玩耍时,主要是因为小儿个人防护意识差,对事物辨识能力不足,喜欢将细小异物塞入外耳道内,因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,等到出现相关不适症状时,才被家人发现。

2.成人外耳道异物多为挖耳的用物断落后残留,小昆虫飞入、爬入外耳道内,也有工作时的颗粒类物体飞溅掉入外耳道内。

外耳道异物常见的表现

1.根据异物的种类、大小、部位的不同,表现有所不同。细小异物如不阻塞耳道、不产生刺激,可长期存留在外耳道内,无任何明显表现。

2.异物较大时可阻塞耳道,引起听力下降、耳部疼痛、耳鸣甚至反射性咳嗽。

3.部分异物遇水或受潮湿发生膨胀引起外耳道阻塞、听力受损、剧烈耳部胀痛、耳鸣等,严重者可致外耳道感染。

4.部分位置较深接近鼓膜的异物除可影响听力外,还可压迫鼓膜产生眩晕、耳鸣,甚至引起鼓膜及中耳的损伤。

5.活的昆虫在人的耳道内爬行移动时产生的不适感常让人难以忍受,患者大多感到恐惧,当昆虫触及鼓膜时可致疼痛、耳鸣,甚至损伤鼓膜及中耳。

外耳道异物如何处理?

1.发生外耳道异物,宜到耳鼻咽喉科及时处理,取出方法因异物的大小、形状、种类、位置及病人年龄、疼痛敏感度和有无其它并发症而定。

2.细小的异物,一般可用镊子取出。圆而滑的异物如小球、小豆等,不宜用镊子夹取,首选用异物钩或小刮匙等器械,顺耳道与异物间的空隙,越过异物将其钩出,防止将异物推向耳部深处,损伤鼓膜。取出时,应尽量避免损伤外耳道皮肤及鼓膜。

3.如果小异物无嵌顿,可将异物冲洗出去。如果有鼓膜穿孔、遇水膨胀性异物和易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异物应禁用此法。

4.植物类异物如谷物、豆类等遇水后会膨胀,可先将95%的酒精滴入,使其脱水缩小后再取出,易碎的异物可分次取出。

5.活体昆虫类异物,可先沿耳道口滴入少许食用油,将其淹没后等待几分钟,待虫子溺亡后,耳朵朝下,依靠重力作用,使油与昆虫一并排出;也可用医用酒精、2%丁卡因喷滴于耳内,使其麻醉瘫软后,再用镊子取出或冲出,部分较小、有趋光性的飞虫,可以在耳外放置亮光,将其诱出耳外。

6.对于哭闹不配合的幼年儿童,为保障安全,可选择在全身麻醉下,取出异物。

7.如果在耳道内嵌入的异物较大、较重、较深,此时不能从外耳道取出,可在耳内或耳后做切口取出。

防范与注意事项

1.对于年幼儿童,家长应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和儿童监护管理,特别当孩子玩小珠类玩具或周围能接触到谷物、豆类植物时,尤其要加强防范。告诉孩子不要将异物放入耳内。

2.在有粒尘物及昆虫较多的环境中工作时,要加强工作防护,穿戴必要的装备,保护好身体各暴露部位。

3.野外露营时,要做好各类昆虫的防范,休息时配备必要的帐篷或蚊帐。

4.尽量不要自行掏挖耳朵,在耳道内有耵聍(耳屎)时,最好前往医院,让专科医生进行处理,不要自行掏挖耳朵,避免耳朵损伤和耳道内异物存留。

5.如果儿童耳道内有异物,家长不要轻易尝试取出。一旦孩子因恐惧出现不配合的情况,很容易适得其反,加重病情。前往医院途中,患儿须尽量选择耳朵朝下的体位,以防异物随着小儿的哭闹和摇头进入耳道的更深部位。